头像

卢小泉

  教授

  • 目前就职: 化学化工学院
  • 系(所、中心):
  • 学科专业:
  •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毕业院校: 中山大学

10 访问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luxq@nwnu.edu.cn
  • 邮编: 730070
  • 通讯地址:

个人简介

卢小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入选者。


教育经历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专业 学位 毕业院校
1983-09 1987-06 化学 大学本科毕业 西北师范大学
1990-09 1994-06 分析化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西北师范大学
1994-09 1997-06 电分析化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中山大学

工作经历

1994年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联合培养)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汪尔康、董绍俊院士)

1997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开展工作

2001年任西北师范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2008年任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

2010年任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年任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期间工程实验室主任

2016年任天津大学理学院院长


社会职务

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

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  

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电化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分析化学》、《电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传感》、《The Open Physical Chemistry Journal》编委

研究领域

  • 心理咨询与辅导

开授课程

学生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荣誉 荣誉授予时间
本科生 化学文献检索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立项日期 科研单位 项目级别
卟啉/贵金属纳米超结构的电荷转移及光电传感应用 2011-08-20 国家级
TiO2纳米线复合材料光催化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2015-08-20 国家级
卟啉化合物构筑仿生界面及其电化学过程研究 2011-06-20 省级
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 2012-06-20 省级
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1 2017-08-30 厅局级
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研究 2014-12-31 厅局级
核/壳结构卟啉-纳米金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及应用研究 2011-12-08 部级
扫描电化学显微光谱成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2013-08-20 国家级
黄河上游流域甘肃段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 2020-09-17 省级
一种三维枝状纳米CuO的制备方法等6件专利转让 2020-11-10
三价磷有机杂环化合物的电化学发光研究 2021-11-19 国家级
微纳界面光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2021-11-18 国家级
黄河流域甘肃段水污染物处理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 2021-08-06 厅局级
微纳界面光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2022-06-10 校级
微纳界面光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国家科技计划奖励项目 2022-09-30 省级

论文

论文名称 期刊 卷次号 发表时间 作者排序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dihydroxybenzene isomers based on graphene-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2014-03-31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Porphyrin and Its Derivatives at Various Interfaces 2017-07-16
A novel nanocomposites sensor for epinephrine de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uric acids and ascorbic acids 2011-07-25
Determination of m-dinitrobenzene based on novel type of sensor using thiol-porphyrin mixed monolayer-tethered polyaniline with intercalating fullerenols 2013-07-10
A novel platform to study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at a dye-sensitized solid/liquid interface 2013-11-29
A valuable visual colorimetric an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porphyrin 2011-07-06
Self-quenching in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tris(2,20-bipyridyl) ruthenium(II) using metabolites of catecholamines as co-reactants 2012-01-31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DNA biosensor based on on-substrate PCR and electrochemistry 2011-07-18
Study of indole derivative inhibitors of 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α based on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2012-03-14
Highly dispersive Ag nanoparticles on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for an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sensor of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2011-10-25
Investigation of Ion Transport Traversing the “Ion Channels” by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SECM) 2011-02-25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ecutive Electron Transfer of Metalloporphyrin Species Containing Different Substituents at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 by Thin-Layer Cyclic Voltammetry 2012-07-11
Theoretical study of different substituent benzenes and benzene dimers blue-shifted hydrogen bonds 2012-01-03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talloporphyrin Species at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 by Switching Substitutes on the Porphyrin Ring 2012-09-25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tris(2,20-bipyridine) ruthenium(II) on Ag nanoparticles-modified electrode 2013-05-16
Switching the Photoluminescence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Liposoluble Porphyrin in Aqueous Phase by Molecular Regulation 2020-10-15
Dry ice-mediated rational synthesis of edge-carboxylated crumpled graphene nanosheets for selective and prompt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and eucalyptus lignocellulose under ambient reaction conditions 2020-07-07
Unveiling one-pot scalable fabrication of reusable carboxylated heterogeneous carbon-based catalysts from eucalyptus plant with the assistance of dry ice for selective hydrolysis of eucalyptus biomass 2020-02-19
Dual-Channel Luminescent Signal Readout Strategy for Classifying Aprotic/Protic Polar Organic Medium and Naked-Eye Monitoring of Water in Organic Solvents 2020-05-26
“Switch-On”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Glucose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Based on Silver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Porphyr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2020-05-05
Insight into Transition Metal Hydroxide Cover Layer for Enhancing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 2020-10-26

著作

著作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日期
电化学分析仪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4-02
配合物电分析化学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0-03-01
分析化学中的小波分析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11-02

软件著作

专利

专利成果名称 专利成果编号 专利类型 授权公告日期
一种水溶性电化学发光试剂及对其定量检测的方法 201510952369.7
一种镍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 201710278450.0
一种FTO-CuO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710109271.4
一种用密度泛函理论预测β?烯胺酮基取代的四氨基苯基卟啉氧化还原性质的方法 201410267886.6
基于支持向量机预测胞浆型磷脂酶A2α抑制剂的抑制浓度的方法 201110325636.X 1
一种用PDDA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对硝基苯酚的方法 201410028823.5 1
二氧化锆/多孔聚苯胺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01410187732.6
一种用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四电极体系的电解池 201410210626.5
一种铁掺杂的四氧化三钴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201410196190.9 1
一种研究叶绿素在植物体内的堆积方式及其光电性质的方法 201310067404.8
Fe2O3纳米管的牺牲模板法制备工艺 201710042773.X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510176533.X
一种磷化镍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610177542.5
一种类石墨相的氮化碳-四羧基苯基卟啉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510983690.1
预测细胞色素P4501A2抑制剂抑制浓度的方法 201510234047.9
一种氮化碳/三氧化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510922641.7
一种运用SECM检测离子在质子响应的离子通道中的转移行为的方法 201510123434.5
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性质的方法 201510244637.X
一种三维枝状纳米CuO的制备方法 201710042163.X
一种检测四羧基苯基卟啉的方法 201410188007.0
一种单层六边Ag3PO4/Fe3O4/Co?NiLD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01510205780.8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卟啉-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201710173847.3
一种ECL新体系对Fe3+的检测方法 201710265549.7
一种锶-二氧化钛-钛酸锶纳米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710111797.6
一种花青素敏化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710272479.8
以TMB为显色剂的Ag+可视化检测方法 ZL201710174443.6
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ZL201710042164.4
一种TiO2纳米线/NiO纳米片/卟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ZL201810225043.8
锆-卟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荧光探针在检测磷酸氢根离子中的应用 ZL201710271948.4
一种FTO/CuO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710109271.4
一种金/四氧化三铁/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01710344153.1
一种液液界面电化学发光体系的构建方法 ZL201710801160.X
功能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110338047.5 1
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ZL201110338065.3 1
石墨烯-聚吡咯/铂纳米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110331797.X 1
一种对称的β-烯胺酮基卟啉及其制备方法 ZL201210151678.0 1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辅酶Q10/离子液体凝胶的修饰电极 ZL201210151679.5 1
一种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修饰电极、电化学系统及其应用 ZL201110331848.9 1
一种光电复合纳米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310282504.2 1
在液/液界面上构建离子通道的方法及该离子通道的大小对离子转移的影响的检测方法 ZL201310154829.2 1
一种Co3O4纳米线掺杂Sn的方法 ZL201410187604.1 1
一锅法制备氮掺杂介孔碳/银钠米粒子的方法及其应用 ZL201310161889.7 1
4-苯氨基-3-戊烯-2-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ZL201210068545.7 1
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担载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ZL201310240959.8 1
基于混合巯基化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ZL201310071051.9 1
2,5-二间氯苯基-1,3,4-噁二唑的制备方法 ZL200910021706.5 1
一种超微电极的制作方法 ZL200810231630.4 1
用于石英晶体微天平/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电解池 ZL200810150108.3 1
用铂微电极和参比电极检测痕量汞离子的方法 ZL200710018376.5 1
一种电化学发光检测池 ZL201120399211.9 2
水体系中磷酸二氢根离子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ZL200910021682.3 1
一种基于溶胶凝胶层的酶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ZL200910117416.0 1
一种用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多功能电解池 ZL201010594380.8 1
对苯二酚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ZL200910117430.0 1
一种双发射二氧化硅荧光探针在检测Cu2+中的应用 ZL201810226356.5
一种合成双金属Pd-Au核-壳六面体的方法 ZL201010543881.3
液/液界面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流拟合曲线突跃消除方法 ZL200810181294.7
间接检测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能量转化的影响的方法 ZL201010604910.2 1
一种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ZL201110337600.3
一步制备金-聚吡咯/普鲁士蓝多重纳米复合物的方法 ZL20101043883.2
一种光电纳米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310282504.2

荣誉及奖励

奖励名称 授奖单位 获奖日期
可控纳米材料的光诱电子界面电子转移研究 2014-12-01
生物分析中的纳米电化学研究 2014-12-01
特色功能化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 2016-12-01
生物活性物质电化学传感和检测 2018-01-22
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应用及仿生膜上的电化学过程研究 2012-12-01

成果展示

相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