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魏小东

  教授

  • 目前就职: 教育技术学院
  • 系(所、中心): 教育技术系
  • 学科专业:
  •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毕业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

10 访问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weixiaodong@nwnu.edu.cn
  • 邮编: 730070
  • 通讯地址: 西北师范大学云衢楼

个人简介

魏小东,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7月获得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0年1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16年1月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入职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技术驱动的虚拟与增强现实学习环境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数字学习资源制作方式创新;三维沉浸式教育游戏机制研究,发表SCI、SSCI、CSSCI、CPCI、EI检索论文共计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主持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1项,参与《信息技术 增强现实 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起草,参与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项,参编国家新型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1部。

教育经历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专业 学位 毕业院校
2003-09 2007-0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学本科毕业 东北大学
2007-09 2010-03 软件工程 硕士研究生毕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09 2016-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博士研究生毕业 北京理工大学

工作经历

起始年月 截止年月 任职部门 岗位 附件
2016.12 至今 西北师范大学 教师

社会职务

职务 任职单位 起始年月 截止年月
国赛评审专家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2023年7月 2026年7月

研究领域

  • 智能技术驱动的虚拟与增强现实学习环境构建
  • 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数字学习资源制作方式创新
  • 三维沉浸式教育游戏机制研究

开授课程

学生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荣誉 荣誉授予时间
本科生 虚拟现实设计 校级一流课程 2024年
本科生 智能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
本科生 设计心理学
研究生 教育技术哲学
研究生 虚拟学习环境关键技术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立项日期 科研单位 项目级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虚拟化身的光学透射式AR学习环境教学代理研究”(62067009) 202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级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 “大规模智能网络教育体系建设及发展战略”(2023-HY-14) 2021年 中国工程院 国家级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 “面向数字经济的虚拟数字人构建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1-HY-11) 2023年 中国工程院 国家级
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改革 2019年 甘肃省教育厅 厅局级
基于AR技术的藏族学龄前儿童汉语游戏化学习环境研究 2019年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厅局级

论文

论文名称 期刊 卷次号 发表时间 作者排序
Teaching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 for a technical creative design course Computers & Education(SSCI、SCI检索,教育学TOP1期刊) 2016 第一
Multiple Generative AI Pedagogical Ag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A Study on Implementing the 5E Model in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SSCI检索,JCR Q1) 2025 第一
The Impact of Embedding Interactive Tasks in Augmented Reality Storybooks on Children 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SSCI、SCI检索,JCR Q1) 2025 通信作者
Design of Serious Games for Innovative Learning: Augmented Reality, Virtual Reality, or Mixed Reality Electronics(SCI检索) 2023 通信作者
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虚拟数字人第二语言教育应用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 2024 第一
基于交互叙事模式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 2023 第一
第二语言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 2022 第一
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文献综述 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 2021 第一

著作

著作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日期
虚拟现实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24年
人工智能初中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增强现实 术语》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9年

软件著作

软件名称 著作权人 权利获得方式 登记号
学前五大领域情境化管理系统V1.0 魏小东; 杨国栋; 王昱; 邵雨馨 原始取得,全部权利 2024SR1666249
学前五大领域情境化家庭系统V1.0 魏小东: 杨国栋; 王昱; 邵雨馨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24SR1664801
学前五大领域情境化教学系统V1.0 魏小东; 杨国栋; 王昱; 邵雨馨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24SR1737104
学前五大领域情境化评测系统V1.0 魏小东; 杨国栋; 王昱; 邵雨馨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24SR1658981

专利

荣誉及奖励

奖励名称 授奖单位 获奖日期
校级优秀教师 西北师范大学 2023年
第61届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西北师范大学 2021年
"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20年
59届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西北师范大学 2019年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甘肃赛区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甘肃省教育厅 2019年

成果展示

代表性成果一:

2025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在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期刊上的一篇有关移动AR视频数字人教育智能体的文章,题为Multiple Generative AI Pedagogical Ag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A Study on Implementing the 5E Model in Science Education,被该期刊主编Jordan Allison20251月发表的创刊社论引用并强调AR数字人教育智能体的研究是塑造教育计算研究未来的重要方向。(Allison, J. (2025). Introductory Editorial: Shaping the Future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https://doi.org/10.1177/0735633125131 8891, SSCI检索)

代表性成果二:

         2016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在Computers & Education期刊上的一篇有关用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AR数字教师的文章,题为Teaching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 for a technical creative design course,谷歌引用率已经达459次,Web of Science引用率达201次。本研究基于AR技术研发了虚拟化身引导下的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工具,并把这种教学工具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创新教育,在学为期一年的试点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虚拟化身引导下的虚实融合教学场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改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效果。

代表性成果三:

         2025年以通信作者的身份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期刊上的一篇有关移动AR语言教育的文章,题为The Impact of Embedding Interactive Tasks in Augmented Reality Storybooks on Children's Reading Engagement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本研究基于AR技术与交互叙事模式,研发了一套AR故事书系统。该系统通过嵌入具体交互任务,将虚拟信息与真实场景有机融合,构建出多层次的互动体验;同时,系统充分借鉴了游戏化、建构主义与协作学习理论,激发儿童的主动参与和知识构建。实验结果表明,具备交互任务的AR故事书系统能显著提高儿童的阅读投入、故事复述准确性及深层理解水平,并有效降低其认知负荷。


代表性成果四:

         2024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期刊上的一篇有关移动AR语言教育的文章,题为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虚拟数字人第二语言教育应用研究本研究基于生成式虚拟数字人技术与混合式教学理念构建了融合“虚拟现实”课程的大学教学实验体系。该体系利用生成人工智能实现视频数字人生成并设计人机协同机制,在在线与线下多场景下实现个性化知识呈现与即时辅导,优化了学习过程的交互模式。实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在降低学生认知负荷、提升学业成绩和增强学习投入方面表现显著,为激发学习动机与改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实证支撑。

代表性成果五:

         2024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期刊上的一篇有关移动AR语言教育的文章,题为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虚拟数字人第二语言教育应用研究本研究围绕交虚拟现实交互、教育游戏交互、多模态交互和互动式学习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团队研发了多套可定制化的教学系统原型。相关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人机交互模式对学习动机、学业表现及教学反馈效率的显著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智能化教学系统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相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