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李明德

  教授

  • 目前就职: 文学院
  • 系(所、中心):
  • 学科专业:
  •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10 访问

  • 联系电话: 13038748284
  • 电子邮箱: lmd33@163.com.cn
  • 邮编: 730070
  • 通讯地址: 甘肃兰州安宁东路967号

个人简介

   李明德,男,汉族,197711月出生,甘肃民勤人,文学博士。现为西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甘肃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兼任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写作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讲“写作”“应用写作”等课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写作”和省一流课程“实用文书写作”负责人。在《光明日报》《小说评论》《新闻记者》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参编教材3部。


教育经历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专业 学位 毕业院校
1996-09 2000-06 汉语言文学 大学本科毕业 西北师范大学
2003-09 2006-06 传播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兰州大学
2013-09 2019-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西北师范大学

工作经历

起始年月 截止年月 任职部门 岗位 附件
2000年7月 至今 文学院 科研教学岗

社会职务

职务 任职单位 起始年月 截止年月
秘书长 甘肃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8年10月 2020年12月
副秘书长 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 2015年6月 至今

研究领域

  • 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学

开授课程

学生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荣誉 荣誉授予时间
实用文书写作
语文Ⅳ
听课评课
文化传播与现代文体写作专题研究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立项日期 科研单位 项目级别
非虚构叙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 2016-09-01 04
新世纪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2015-10-01 05
新世纪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2017-10-13 03

论文

论文名称 期刊 卷次号 发表时间 作者排序
民间视角下的祛魅化写作——以贾平凹《老生》为例 2015-09-10
《讲话》《意见》与柳青文学的启示 2016-07-10
《河西走廊》:纪录片辩证叙事的艺术 2015-07-13
传播理论视野中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2010-12-10
传统和谐文化对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启示 2011-12-10
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述评 2006-05-20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新闻生涯评析 2006-02-28
保护利用甘肃红色资源的逻辑 2022-05-23
聆听苍天耳语的尧熬尔之“鹰”——铁穆尔散文论 2020-09-01
非虚构特质与文学性追求——论《瞻对》文本基调的反讽性 2021-09-20

著作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奖励名称 授奖单位 获奖日期
2010-2011学年度“优秀班主任” 西北师范大学 2011年8月
甘肃省庆祝建党90周年“陇原党旗红”博文大赛“先进工作者” 甘肃省委宣传部 2011年11月
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西北师范大学 2012年12月
甘肃省节俭养德主题征文大赛“先进工作者” 甘肃省委宣传部 2014年12月
第六十二届本科学生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西北师范大学 2022年5月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 西北师范大学 2023年3月

成果展示

一、代表性学术论文

    1.论文《保护利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逻辑》,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523日8版。

    2.论文《非虚构特质与文学性追求——论〈瞻对〉文本基调的反讽性》,发表于《小说评论》2021年第5期。 CSSCI

    3.论文《聆听苍天耳语的尧熬尔之“鹰”——铁穆尔散文论》,发表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4.论文《〈讲话〉〈意见〉与柳青文学的启示》,发表于《兰州学刊》,2016年第7期。 CSSCI

    5.论文《〈河西走廊〉:纪录片辩证叙事的艺术》,发表于《光明日报》2015年7月13日文化评论周刊·艺术评论版。

    6.论文《民间视角下的祛魅化写作——以贾平凹〈老生〉为例》,发表于《兰州学刊》,2015年第9期。 CSSCI

    7.论文《新媒体语境下的微电影传播》,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第二作者 CSSCI

    8.论文《优化新闻要素 巧扮消息“凤头”——导语写作的操作环节及要求》,发表于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9年3月。北大中文核心

    9.论文《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述评》,发表于《新闻记者》2006年5月。CSSCI

    10.论文《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新闻生涯评析》,发表于《新闻界》2006年1月。CSSCI

二、教学科研项目

1.2022年9月,主持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模式探索与实践。

2.20225主持甘肃省2022年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新文科理念建立大学写作训练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项目)

3.2021年8月主持教育部2021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写作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类,项目编号:202101377023)

4.2021年10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专业项目:汉语言文学。

5.2017年11月,主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世纪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研究项目编号:YB050

6.2016年12月,主持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非虚构叙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项目编号:2016B-012)

三、科研获奖

1.2008年7月独立完成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理论研究”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2012年8月,参与完成的“文章学通论”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3.2010年8月,参与完成的“传统文章理论的现代转化及其写作实践研究”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四、教学研究成果

1.2024年10月,主持的“汉语言文学”,获评“甘肃省第二批高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2.2024年1月,主持的“实用文书写作”,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一流课程(线下)。

3.2023年5月,主持的“西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教研中心”,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202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4.202112月,参与完成的“以‘五个一’能力为导向的中文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等奖排名3-10

5.20205副主编《大学写作训练》(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201512主持的“写作”课程,在甘肃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中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

7.2014年4月,参与完成的“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为龙头,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5-5

五、指导学生获奖

    1.2022年10月,张婧:砚无只语、洮代其言——“互联网+”时代下非遗洮砚发展计划,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分赛高教主赛道铜奖。

    2.2022年9月,吴佳楠: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模式探索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高教主赛道铜奖。

    3.2021年12月,指导何粉丽在“田家炳杯”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

    4.2022年11月6日,指导游梓昂获2022年第十一届“华文”师范院校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比赛二等奖。

    5.2022年11月6日,指导张婧获2022年第十一届“华文”师范院校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比赛三等奖。

    6.2022年11月6日,指导郑轩获2022年第十一届“华文”师范院校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比赛三等奖。


相关教师